|
新闻一周谈:别让流氓软件耍无赖! |
出处:PConline |
|
[ 2005-07-11 10:06:46
] |
作者:罗山伯
|
责任编辑:chenyong |
新闻一周谈,谈一周新闻。在本期周谈中,山伯想和大家聊的两个话题都和网上冲浪有关。首先,由Longhorn的安全性能引出PConline“软件资讯”频道上周讨论的热点话题:如何向“流氓软件”说不。接下来,山伯还想简单地谈谈Google于上周推出的面向Firefox浏览器的工具条。上周十大热点新闻:
我的奶酪你甭动:
Windows迷们翘首以待,希望能亲身体验Longhorn的美梦又一次成了泡影。6月30日,Longhorn Beta1在原定的发布日期里并没有现身。上周,消息来源透露:Longhorn的第一个公众测试版还要到七月底才可能问世。微软还信誓旦旦地表示,Longhorn Beta1将是其有史以来推出的最稳定的Beta版操作系统。
在山伯的印象中,微软素有“跳票王”的风格,它总是承诺得太多,而兑现得太少。我们也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此时此刻,雷德蒙软件巨头只需以一句“安全为重”便可轻易地为自己开脱,博得众人的理解。
数周来,关于Longhorn安全性能增强的消息也时有所闻,比如降低用户权限,锁定计算机功能;为IE7引进反间谍软件的特性。由此,山伯联想到PConline“软件资讯”近段时间制作的专题《向“流氓软件”大声说不!》。
“流氓软件”是可恶的,它侵犯了我们的领土,干涉了我们的自由,破坏了我们的安全。本来,我们应将“流氓软件”视为过街老鼠,人人痛恨,人人喊打。但是,当前人们对“流氓软件”的危害认识不深,甚至对“流氓软件”一无所知,这直接导致了反“流氓软件”之风不盛的现状。
美国非盈利组织Pew Internet & American Life Project(PIP)针对美国互联网用户网上冲浪时遭遇恶意软件骚扰的情况展开了调查,并于7月6日出台了报告。PIP的研究显示,在过去一年里,大约有9300万名美国互联网用户曾遭受到恶意软件的侵袭。这个数字占了美国互联网用户的68%。
山伯对PIP报告中提供的几组数据所反映出来的情况感到有些担忧,特列举出来和大家共同探讨。据PIP统计,尝尽“流氓软件”苦头的用户中,有60%的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仍被蒙在鼓里,有52%的人只是感觉计算机明显变慢了;大约有25%的用户并不清楚自己的计算机上为什么会莫名其妙地出现了新的程序和桌面图标;有18%的用户的IE首页被强制更改却只能听之任之。被“流氓软件”侵犯以后,只有48%的用户表示问题总能轻而易举地解决,还有20%的用户感到束手无策。
从以上数据中,山伯看到了影响着我们网上冲浪安全的两大问题。第一,“流氓软件”的危害性在当前还不能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以下表格中的相关数据也能佐证山伯的看法。
| 所有的互联网用户 | 曾遭遇间谍软件的互联网用户 | 不曾遭遇间谍软件的互联网用户 | 间谍软件等软件对我的线上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 49% | 61% | 43% | 恶意软件危害不大,要清除它们也是小菜一碟 | 28% | 28% | 29% | 恶意软件是互联网生活的一部分,并不会骚扰到我 | 16% | 10% | 19% |
[互联网用户对待间谍软件的态度]
|
 |
|
 |
|
|
|